打路


(资料图片)

文/杨柏松

灿烂五月,鲜花遍地,绿意盎然,五一回家驾车行驶在老家的山村水泥公路上,十分的惬意。这条路去年五一开始打路,到今年五一恰好一年的时间,从原来的泥巴路“变身”水泥路,我深有体会,感慨颇多。

在我的家乡宁乡市双江口镇一带,老百姓俗称修水泥路为打路。

我的老家是镇里最偏僻的一个小山村,那里山路弯弯,道路泥泞,打路是数代村民孜孜追求的梦想。对于打路,我曾经满怀激情和希望,也曾经非常失望和无奈。

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2022年7月,我一直走了近50年的这条乡村泥巴小路终于打了路。铁青色的水泥路仅仅只能容纳一辆小轿车通过,既不宽敞也不笔直,但是却打通了我半个世纪的心结。“久旱逢甘霖,他乡遇故知,洞房花烛夜,金榜题名时”乃人生四大乐事,于我而言,“山村喜打路”毫无疑问乃第五大乐事。

这条路,承载了我快乐的童年。

小时候,村上的小学离家有3里路,上下学经常是打赤脚,晴天一脚板的黄泥灰,雨天一脚板的黄泥巴。小学生喜欢打闹嬉戏,放学回家的路上,不怕迟到不怕老师批,踩着一路的泥巴和小石子,同学们三五成群,有的互相追打,有的边走边抽陀螺,有的跳进路边的小沟渠摸泥鳅捉鱼虾......春夏时节,路旁不但有各种各样的野生果实,还有村民栽种的黄瓜西瓜,走过路过,不会错过,随手摘它一个两个,往嘴里一塞,心急火燎地堵塞因饥饿而已经冲涌到喉咙门口呼之欲出的口水。有的时候放牛,我们就把牛赶到沟渠里,然后借助路边的坡度,连爬带翻爬到牛背上,怡然自得骑在上面,“作威作福”般做着各种小动作,青山绿水,阡陌交错,人与自然共生共处、融为一体,真是乐哉快哉!

这条路,承载了我心酸的往昔。

参加工作后,我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书,每到周末就要回到农村老家。父母看我长途跋涉走路辛苦,就筹措了一些钱,加上我自己的一点工资,购买了一辆摩托车。晴天走过,车轮滚滚激起漫天飞舞的泥沙,全身上下甚至鼻孔里都是一层层的灰;雨天骑车,车轮轰轰碾起四处飞溅的泥水,鞋子上裤腿上到处是斑斑点点的泥巴。尤其是下雨的天气,车轮经常性地沦陷在深深的泥巴里,这个时候就要伸出双脚,踮起脚尖,支撑地面,保持平衡,然后猛地加几把油冲出去,碰到轮胎打滑就更加惨了,只能从摩托车上下来,扶着摩托车的把手,一边加油一边歪歪斜斜推出去。偶尔到镇上或者县城里,我有些放飞自我的故意玩玩漂移,一骑绝尘潇洒地骑行在水泥马路上,脑海里就忍不住憧憬起来:家门口的那条泥巴路要是也是水泥路该有多好呀。

这条路,承载了我永远的痛楚。

2000年,我结婚了,妻子孕育了新的生命。虽然已经过了葱茏的岁月,但是我们似乎什么都不懂,好几次,在这条泥巴路上,摩托车跌跌撞撞,险象环生,有一次还摔倒在地,万幸的是妻子虽然受了伤但胎儿没有大碍。这年9月,妻子临产了,月底,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千金。在医院住了几天的院,之后就是坐月了。城里没有房子,坐月只能回到乡下。妻子刚刚生产,要提防风寒,回去的几十里路是不能再坐摩托车了,于是我拿出当时三分之一的月工资,喊了一辆面的车。在我低声下气的一再请求下,面的车师傅十分不情愿地走了一段山路,可是快到我家门口那条泥巴小路时,面对坑坑洼洼的狭窄路面,他生怕车子翻到沟里去,硬是熄火停车不愿再前进半步。看着妻子有些疲惫地抱着那个小生命,满脸忧伤和无奈地走下车,一步高一步低行走在泥泞的小路上,我一阵阵的酸楚。路在何方?那一瞬间,一向乐观的我严重怀疑到了自己的人生,甚至不知道未来的路究竟该怎么走,那种扎心的疼无声无息,不留痕迹,一辈子都难以愈合。那时我暗暗地想:一定要努力争取早日打好这条泥巴路。

之后,为养家糊口,我背井离乡,来到沿海打拼,挣了一点钱,在城里买了房,买了小轿车。虽然回家的路不再风吹雨打,但是打路的愿望一直埋藏在心底。然而,由于意见不统一、修路费用较大等种种原因,打路的希望在一次又一次期待中落空。

“听隔壁屋里国伢子讲,满伢子那里有300米的打路指标(交通部门提供的修路资金)。”2022年五一期间,我放假回家看望母亲,闲聊中母亲不经意的一句话提醒了我,再次点燃了我打路的激情。我立即与在长沙做生意的国伢子取得联系,证实了这一说法。“村里一定要借此机会修好这条路。”之后,我与他商量,由我们两人出面,丈量路面,核算资金,组织村民平摊资金缺口。“早就要修了,打路是好事,大家都方便,这是我们家出的7000元。”从四川远嫁村里的苏妹子在一个工厂里打工,听说要打路,二话不说,立即通过微信转了款。在她的带动下,个别老年村民和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也慷慨解囊,鼎力支持。初夏时节,隆隆的机械声响彻山村,时而夹杂清脆的铁锹声、时而传来村民的叫喊声,编织成一曲此起彼伏的打路交响乐,一条蜿蜒的水泥路雏形初现、点缀在田园山水间。经过2个月的时间,至7月上旬,这条有史以来的乡村泥巴路终于铺上了水泥,当天,村里家家户户敞开大门,聊天说笑放起了震天的鞭炮,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。

“我已经80岁了,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在家门口走上水泥路。”陈娭毑年龄大了,原来基本待在家里不出门,路修好后,不论天晴下雨,她茶余饭后总要在路上走一走,东家看看西家瞧瞧,脸上挂满了笑容。

“原来我家的亲戚都不喜欢来做客,就是因为这条泥巴路,现在亲戚逢年过节就来了,平时走动也多了,吃了中饭还要吃晚饭,再也不担心路上有泥巴了。”村民高玲玲说,原来亲戚来她家一次就抱怨一次,后来干脆不怎么来了,“一条泥巴路搞得我见人矮三分,现在有了水泥路,我终于可以抬头挺胸站直腰子说话了。”

......

“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”路通了,人和了,环境美了,祖祖辈辈生活在山沟里的群众走在康庄的水泥路上,个个笑开了花,脸上是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!

杨柏松,供职宁乡市一政府机关,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。

关键词: